期刊简介
1985年创刊,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是反映我国当代及与国外合作的,在内分泌代谢病学领域内临床与科研最新成果的高级学术刊物。在强调刊文的先进性、科学性与新颖性的同时,也十分重视临床的实用性和论文的可读性。本刊设指南与共识、述评、专论、论坛、临床研究、基础研究、综述、讲座、临诊应对、当年学术进展与动态、临床经验交流、新药研究、学术争鸣及国外期刊论文评论等栏目。本刊的读者对象主要为各级从事临床和基础内分泌代谢病学工作的医、教、研人员及研究生,以及内、外、儿、妇科以及神经、泌尿、老年、营养等相关科室的人员。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0-6699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1-1282/R
邮发代号: 4-413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5
出版地区 上海
出版地区 上海
订购价格 484.00
杂志荣誉 92年12月获中华医学会华瑞杯优秀期刊三等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0-6699
- 国内刊号:31-1282/R
- 出版周期:月刊
-
国产艾塞那肽注射液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和安全性:一项多中心随机对照非劣效性研究
目的以进口艾塞那肽注射液为阳性对照,评价国产艾塞那肽注射液治疗二甲双胍、胰岛素促泌剂单药或联合治疗血糖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平行对照的非劣效性研究设计,纳入240例2型糖尿病患者,按照1:1比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分别添加国产或进口艾塞那肽注射液治疗16周.主要疗效指标是HbA1C降幅,次要疗效指标包括治疗后达到HbA1C0.05).此外,2组间低血糖事......
作者:田勍;洪天配;郭立新;李全民;钟历勇;杨金奎;杨静;高永义;肖文华;杨进 刊期: 2017- 04
-
KCNJ11基因V59A和V59M突变导致的新生儿糖尿病临床特点
选取经基因检测分别为KCNJ11V59A和V59M突变的2例新生儿糖尿病患儿,回顾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显示,V59A突变的患儿于3月龄时以痉挛发作、高血糖起病,初次转换格列本脲治疗不成功,遂长期予胰岛素治疗.随访中患儿出现肌无力、生长发育迟缓的症状,2岁时再次尝试格列本脲治疗,所需药物剂量大,血糖控制一般.V59M突变的患儿于2月龄时以腹泻、高血糖、酮症起病,转换为口服药物格列本脲治疗,血糖控制稳......
作者:赵馨;顾威;章辉;倪世宁;武晓泓 刊期: 2017- 04
-
中国汉族人群载脂蛋白B/A-1比值与2型糖尿病的相关性:一项横断面研究
采用横断面研究的方法,以2010年1月1日至2013年12月31日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内科连续收治的中国汉族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排除标准,筛选出1604例2型糖尿病和7983例非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分析.运用logistic回归模型探究载脂蛋白(Apo)B/A-1比值与2型糖尿病的关系及与其他危险因素可能的交互作用.结果显示,ApoB/A-1比值在中国汉族人群中呈正偏态分布,并且女性ApoB/A-......
作者:刘畅;贺永明;杜小娇;蔡东平;杨向军 刊期: 2017- 04
-
新发暴发型1型糖尿病中糖化白蛋白/HbA1C比值与血糖波动幅度的相关性研究
入选2013~2014年于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首诊的1型糖尿病住院患者共33例,收集其临床资料进行数据统计分析,及HbA1C、糖化白蛋白(GA)、空腹C肽、负荷后C肽(精氨酸试验)及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ADA)滴度水平等实验室检查数据,采集每个患者出院前3日的每日7次指尖血糖(包括三餐前、三餐后2小时及睡前)值,并以此计算出平均血糖、平均血糖波动幅度(MAGE)、高-低血糖差(ΔBG)值.采用SP......
作者:王柏荣;陆志强;李晓牧;高鑫 刊期: 2017- 04
-
女童快速进展型中枢性性早熟早期预警及随访标志物的多中心研究
目的探寻女童快速进展型中枢性性早熟(rapidlyprogressivecentralprecociouspuberty,RP-CPP)临床早期预警及随访标志物.方法采用多中心、非随机、前瞻性巢式病例对照的研究方法入组新发中枢性性早熟(centralprecociouspuberty,CPP)女童260例,选取其中114例无干预随访6个月者进行成组研究,70例纳入RP-CPP组、44例纳入缓慢进展......
作者:孙曼青;陆文丽;王伟;顾学范;叶军;邱文娟;黄晓东;余永国;李嫔;吕拥芬 刊期: 2017- 04
-
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甲基乙二醛、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与认知功能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甲基乙二醛(MG)水平与认知功能的相关性.方法本研究将正常人群与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按照年龄、性别及文化程度进行频数匹配,对2组入选人群以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BDNF,采用HPLC法检测MG,以重复性成套心理状态测验(RBANS)检测认知功能.结果(1)与对照组相比,2型糖尿病组的血清BDNF水平明显下降[(4.97±3.0......
作者:孙波;任建功;尹虹;罗晖;胡雪剑;杨燕 刊期: 2017- 04
-
二肽基肽酶4通过ERK1/2信号通路促进人血管平滑肌细胞钙化
目的探讨二肽基肽酶4(DPP4)在人血管平滑肌细胞(HVSMC)中的钙化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通过茜素红观察DPP-4对人血管平滑肌细胞(HVSMC)钙化的影响,并以Western印迹法检测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1/2通路是否涉及DPP4诱导HVSMC相关钙化蛋白的表达.结果茜素红染色结果显示,DPP4组钙化结节较阴性对照组明显增多,与阳性对照组相当;且DPP4剂量和时间依赖性地促进钙化相关蛋白......
作者:罗未聃;王雪琴;何虎强;张雷;曾宏;刘鑫;刘勇 刊期: 2017- 04
-
阿托伐他汀对高糖诱导内皮细胞MALAT1及炎症因子表达的影响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对高糖诱导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长链非编码RNAs(LncRNAs)分子转移相关肺腺癌转录物1(MALAT1)及炎症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以实时定量PCR检测高糖(30mmol/L)刺激HUVECs不同时间后MALAT1的表达水平;在高糖条件下,利用siRNA技术沉默细胞中MALAT1的表达,或加阿托伐他汀处理,检测MALAT1、白细胞介素(IL)-6和IL-8的表达水平......
作者:何笑云;欧春麟;肖艳华;韩晴;何小龙;周素娴 刊期: 2017- 04
-
一例血清PCSK9水平显著升高的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患儿的诊治和随访报道
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Familialhypercholesterolemia,FH)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临床上主要表现为高胆固醇血症尤其以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densitylipoprotein-cholesterol,LDL-C)升高为主、特征性黄色瘤、角膜弓以及早发的冠心病.FH是儿童期常见的遗传性高脂血症,目前已知的致病基因主要是低密度脂蛋白受体(lowdensitylipopr......
作者:黄爱洁;龚颖芸;周莹;杨盼盼;马祎喆;付真真;顾经宇;周红文 刊期: 2017- 04
-
血管新生介导甲状旁腺素对靶器官代谢调控作用的研究进展
血管新生是组织损伤修复、肿瘤生长及激素作用等过程必不可少的环节,甲状旁腺素(PTH)作为调节机体钙、磷与骨代谢稳态的基础激素,近年关于血管新生介导PTH发挥代谢调控作用的研究逐渐兴起,本文就PTH对靶器官尤其对骨组织作用时相应的血管新生变化进行综述.......
作者:姜鑫;程群 刊期: 2017- 04
动态资讯
- 1 催乳素对人甲状腺细胞HLA-DR和CD40表达的影响
- 2 胰岛素抵抗综合征患者血清脂联素和胰岛素敏感性的相关性研究
- 3 青少年中的低度炎症反应、肥胖和胰岛素抵抗
- 4 肠促胰素效应的发现及其临床应用展望
- 5 2015年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妊娠期糖尿病诊疗指南解读
- 6 不同能量及营养结构饮食对雌性大鼠性发育的影响
- 7 甲状腺疾病的三级预防
- 8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治疗87例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女孩的长期观察:对成年身高、体重指数、骨矿质含量和生育功能的影响
- 9 基础胰岛素联合GLP-1受体激动剂:一种机制互补的降糖方案
- 10 58例产后甲状腺炎患者的2年随访研究
- 11 四种骨质疏松治疗药物对原代SD大鼠成骨细胞MGP表达的影响
- 12 上海市社区管理的2型糖尿病患者慢性肾脏病患病情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 13 乌市水磨沟区糖尿病高危人群HOMA-IS与血清25-(OH)D_3相关
- 14 鸟嘌呤核苷酸转化因子交换蛋白1对大鼠糖尿病机械性疼痛的影响
- 15 高糖对人大血管细胞钾依赖钠钙交换蛋白6表达的影响
- 16 SOCS-3基因多态性与新疆维吾尔族人群糖代谢异常的相关性研究
- 17 二甲双胍、曲格列酮和小檗碱对HepG2细胞耗糖作用比较
- 18 甲状腺增殖性疾患组织表皮生长因子及其受体的表达
- 19 胰岛素受体基因突变与Rabson-Mendenhall综合征
- 20 Smad1与糖尿病肾病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