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1985年创刊,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是反映我国当代及与国外合作的,在内分泌代谢病学领域内临床与科研最新成果的高级学术刊物。在强调刊文的先进性、科学性与新颖性的同时,也十分重视临床的实用性和论文的可读性。本刊设指南与共识、述评、专论、论坛、临床研究、基础研究、综述、讲座、临诊应对、当年学术进展与动态、临床经验交流、新药研究、学术争鸣及国外期刊论文评论等栏目。本刊的读者对象主要为各级从事临床和基础内分泌代谢病学工作的医、教、研人员及研究生,以及内、外、儿、妇科以及神经、泌尿、老年、营养等相关科室的人员。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0-6699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1-1282/R
邮发代号: 4-413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5
出版地区 上海
出版地区 上海
订购价格 484.00
杂志荣誉 92年12月获中华医学会华瑞杯优秀期刊三等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0-6699
- 国内刊号:31-1282/R
- 出版周期:月刊
-
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和亚急性甲状腺炎树突状细胞与HLA-DR抗原表达观察
目的探讨树突状细胞(DC)和HLA-DR抗原表达在Graves病(GD)、桥本甲状腺炎(HT)和亚急性甲状腺炎(SAT)发病中的作用.方法用组织化学、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有明显淋巴细胞浸润的GD53例、HT52例和SAT31例甲状腺实质和间质中DC和HLA-DR抗原表达的免疫活性细胞和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的病理形态学变化,并结合形态计量学方法,进一步探讨他们与GD、HT和SAT病理学分型、临床症状、......
作者:江昌新;谭郁彬;刘岩;方佩华 刊期: 2001- 06
-
醛糖还原酶基因(AC)n串联重复序列多态性与糖尿病视网膜并发症的相关性
高血糖一直被视作导致糖尿病慢性并发症(DCC)的主要因素,而多元醇(主要是山梨醇)通路在高糖状况下过度激活对DCC的发生、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醛糖还原酶(AR)是多元醇代谢途径的限速酶,与DCC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1].AR活性的改变除与高血糖相关外,遗传因素也是不可忽略的原因.在不同人群中,AR基因转录起始点上游-2.1kb处有(AC)n二核苷酸重复序列标记与DCC之间的关联性存在争议[2].本......
作者:李清解;谢平;曾卫民;宋惠萍 刊期: 2001- 06
-
2型糖尿病患者脂蛋白脂酶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关系的研究
高甘油三酯(TG)血症是2型糖尿病(DM)常见并发症,而且是其并发冠心病(CHD)的独立危险因子,其机制尚未阐明.本研究旨在探索2型DM患者脂蛋白脂酶(LPL)基因多态性与血脂及CHD的关系.一、对象和方法1.对象:2型DM患者216例(2型DM组),年龄(58±12)岁(40~89岁),男114例,女102例;77例并发CHD(伴CHD组),年龄(59±11)岁,男40例,女37例;139例不伴......
作者:向光大;王颖群;夏邦顺;丁继兵 刊期: 2001- 06
-
健康教育模式对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影响
糖尿病健康教育是现代综合疗法中一个重要的组成环节,它对减轻医患双方的医疗花费、改善患者的疾病控制和提高生活质量等均具有较大的价值[1,2].一些学者认为健康教育的效果与教育模式、方法、时间等诸多环境因素有明显关系.本研究通过观察系统健康教育后223例糖尿病患者血糖等指标的变化,以进一步探讨不同健康教育模式在糖尿病代谢控制中的作用.......
作者:赵列宾;陈钦达;王琴琴;苏莉珍;陆骆;陈名道;罗邦尧;许曼音;陈家伦 刊期: 2001- 06
-
内皮细胞型一氧化氮合酶基因多态性与糖尿病肾病的相关性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DM)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近年来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有些DM患者虽血糖长期控制不良,但并不发生DN,而有些患者虽代谢控制良好,终仍发生DN[1,2],提示遗传因素在DN的发生发展中可能起关键作用.分子水平的研究发现,内皮细胞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基因第7外显子的Glu298Asp(894G→T)基因点突变及第4内含子一个27bp的插入/缺失(a/b)多态与糖尿病微血管并发......
作者:李长贵;董砚虎;吕文山;司元国;王海燕;翟木绪;柳林 刊期: 2001- 06
-
上海汉族人胰高血糖素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原发性高血压的相关性
目的检测人胰高血糖素基因编码区和调控区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及其基因型在上海汉族人群中的分布,并分析和原发性高血压(EH)的相关性.方法用直接测序法和变性高效液相色谱法(DHPLC)进行SNP检测,用直接测序法对EH组和正常血压组(NT)进行SNP基因分型.结果在胰高血糖素基因的2号外显子(3689位)和3号外显子连接区(5505位)各检测到1个SNP.对其中一个高频SNP(C3689T)的分......
作者:张奎星;王颖;朱鼎良;何鑫;黄薇 刊期: 2001- 06
-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对2型糖尿病患者肾小球高滤过的影响
2型糖尿病患者早期存在肾小球高滤过(HGFR)[1,2].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能使糖尿病肾病(DN)患者的全身血压和肾小球毛细血管内压降低,从而延缓DN的进展.但ACEI对正常白蛋白尿排泄率(UAER)伴HGFR的2型糖尿病患者研究却报告甚少.本研究对新诊断的30例2型糖尿病伴HGFR的患者进行为期14个月的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研究,以观察ACEI对其肾功能的影响.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刘艳芳;潘长玉;陆菊明;田慧;朱艳 刊期: 2001- 06
-
1型糖尿病HLA-DPB1、DQB1基因与其自身抗体相关性研究
目的研究HLA-DPB1、DQB1基因在中国汉族1型糖尿病患者中的多态性分布及其与自身抗体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基于核酸序列测定的基因分型技术,确定68例1型糖尿病患者及50例对照的HLA-DPB1、DQB1基因型.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自身抗体[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ADA),胰岛细胞抗体(ICA),胰岛素自身抗体(IAA)].结果在1型糖尿病患者中,DPB1*0402和DQB1*0301等位基因频率显......
作者:邢万佳;张胜兰;姜兆顺;晏辉;王滨 刊期: 2001- 06
-
线粒体DNA ND1基因突变与家族性糖尿病
糖尿病(DM)是常见的代谢性疾病之一,遗传因素在该病的发生中起重要作用.线粒体DNA(mtDNA)突变是导致家族性糖尿病的病因之一[1].mtDNAtRNALeu(UUR)基因nt3243A→G点突变是迄今唯一明确的致糖尿病点突变,其发生率在家族性DM群体中占1%~3%.然而,该突变的发生率不能单独解释母系遗传DM现象,可能还有更广泛围的突变存在于mtDNA中.为此本研究选择有DM家族史的DM患者......
作者:张庆;曾瑞萍;杜传书 刊期: 2001- 06
-
碘对人甲状腺细胞凋亡的影响
目的研究碘对人甲状腺细胞凋亡的影响,探讨其在甲状腺疾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和意义.方法分别以不同浓度NaI刺激单层培养的人正常甲状腺上皮细胞,采用流式细胞术、Western印迹和半定量RT-PCR等方法分别检测刺激前后细胞凋亡率、凋亡相关蛋白Fas、Bcl-2和Bak以及Fas、可溶性Fas(sFas)mRNA表达的变化,并以ELISA法检测细胞培养液中sFas的含量.结果(1)低浓度NaI(10-8......
作者:刘超;武晓泓;覃又文;刘翠萍;段宇;狄福松;蒋须勤 刊期: 2001- 06
动态资讯
- 1 免疫学标记在甲状腺细针抽吸细胞学诊断中的应用
- 2 真两性畸形的临诊应对
- 3 SGLT2抑制剂与2型糖尿病患者脑卒中风险的meta分析
- 4 TSH受体活性片段反义肽的免疫调节作用
- 5 尼尔雌醇加孕激素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研究
- 6 核磁共振眼外肌与同侧脑白质信号强度比值对甲状腺相关性眼病活动性评判价值的研究
- 7 2型糖尿病降血糖药物应用的新进展
- 8 专家专题报告1:2013年中国胰岛β细胞研究进展
- 9 裸质粒介导人胰岛素原突变基因在糖尿病小鼠中的表达和治疗效果
- 10 促甲状腺激素受体胞外段基因突变与Graves病的相关研究
- 11 γ干扰素对甲状腺刺激抗体作用下FRTL5细胞TG、TPO基因表达的影响
- 12 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血清瘦素、IGF-Ⅰ水平的研究
- 13 低剂量脂多糖对NIT-1β细胞凋亡、增殖和分泌功能的影响
- 14 2型糖尿病合并类鼻疽伯克霍尔德菌败血症19例临床分析
- 15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及高血糖高渗状态的治疗:个人对高血糖危象30年之经验
- 16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改善中枢性性早熟和快速进展型早发育女孩成年身高:单中心15年102例病例追踪研究
- 17 131I的生物学特点和碘化钾在核事故中的应用
- 18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稿约
- 19 餐后高血糖控制对总体血糖达标的影响
- 20 代谢和血流动力学信号通路在糖尿病并发症发病机制中的相互作用:第52届EASD年会克劳德·贝尔纳讲座的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