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1985年创刊,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是反映我国当代及与国外合作的,在内分泌代谢病学领域内临床与科研最新成果的高级学术刊物。在强调刊文的先进性、科学性与新颖性的同时,也十分重视临床的实用性和论文的可读性。本刊设指南与共识、述评、专论、论坛、临床研究、基础研究、综述、讲座、临诊应对、当年学术进展与动态、临床经验交流、新药研究、学术争鸣及国外期刊论文评论等栏目。本刊的读者对象主要为各级从事临床和基础内分泌代谢病学工作的医、教、研人员及研究生,以及内、外、儿、妇科以及神经、泌尿、老年、营养等相关科室的人员。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0-6699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1-1282/R
邮发代号: 4-413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5
出版地区 上海
出版地区 上海
订购价格 484.00
杂志荣誉 92年12月获中华医学会华瑞杯优秀期刊三等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0-6699
- 国内刊号:31-1282/R
- 出版周期:月刊
-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1表达下调对ApoE-/-小鼠肝糖异生相关基因及JAK2/STAT3信号转导通路的影响
目的探讨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1(FGF-21)基因表达下调对ApoE基因敲除(ApoE-/-)小鼠肝脏糖异生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及其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24只鼠龄8周的雄性ApoE-/-小鼠随机分为普食对照组(NC组,n=6),普食+pAd-shFGF-21组(NF组,n=6),高脂对照组(HC,n=6)和高脂+pAd-shFGF-21组(HF,n=6),各组小鼠均喂养16周.NC、HC组于15周末......
作者:贾彦军;李伶;杨刚毅;徐胜男;罗小河;冉文侠;罗妤;张亚丽 刊期: 2013- 06
-
高表达AQP7改善3T3-L1脂肪细胞胰岛素抵抗的机制研究
目的探讨脂肪细胞中水通道蛋白7(AQP7)表达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方法培养3T3-L1前体脂肪细胞,诱导分化为成熟的脂肪细胞,并用地塞米松(DXM)处理建立胰岛素抵抗模型.构建Ad-AQP7重组腺病毒,转染胰岛素抵抗的脂肪细胞,检测AQP7表达水平的改变与脂肪细胞甘油释放水平、葡萄糖代谢能力以及磷酸化PKB表达改变的关系,从而阐明AQP7改善胰岛素抵抗的可能机制.结果100nmol/LDXM作用分......
作者:谷雪梅;沈飞霞;潘伟;叶菁;顾雪疆;倪连松;李卫平;林迪妮 刊期: 2013- 06
-
青少年起病的成人型糖尿病一家系报告
青少年起病的成人型糖尿病(maturityonsetdiabetesoftheyoung,MODY)是一种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特点的单基因突变糖尿病,主要由于胰岛β细胞中葡萄糖刺激的胰岛素分泌缺陷所致.迄今已报道13种MODY亚型,其中MODY5由肝细胞核转录因子1β(HNF1β)基因突变引起[1,2],临床表型复杂多样,常见为肾囊肿和糖尿病,又称RCAD综合征(renalcystsanddiabe......
作者:王亚超;郭振奎;刘延杰;李娜;季虹;荣海钦 刊期: 2013- 06
-
白细胞介素2受体拮抗剂对器官移植受体糖代谢的影响
新型的抗排异药物IL-2受体拮抗剂,包括巴利昔单抗和达利珠单抗已被广泛用于降低器官移植后急性排斥反应,其对器官移植受体糖代谢的影响也日益受到关注,然而其确切作用尚存争议.移植后新发糖尿病是对移植术后移植物存活及受者长期生存产生重大影响的代谢并发症之一.现有研究中,部分报道IL-2Ra可改善移植受体糖代谢状态,部分显示其对移植受体糖代谢呈负面影响,也有部分提示其对移植受体糖代谢无明显影响.IL-2R......
作者:何顺梅;张尧;陈显英;吕朝阳;于明香 刊期: 2013- 06
-
关于中国成人自身免疫糖尿病的首项全国性多中心研究——LADA China研究的结果与意义
LADAChina研究是在中国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中首次开展的一项全国多中心调查.该项研究的新研究成果已在Diabetes杂志(2013)发表.本文介绍LADAChina研究的主要成果,并进一步讨论其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向宇飞;周智广 刊期: 2013- 06
-
糖尿病发病机制和治疗的新观念:胰升糖素中心论
糖尿病的发病机制正从过去的“胰岛素中心论”、“胰岛素、胰升糖素双激素论”向新提出的“胰升糖素中心论”模式转变.胰升糖素过高可能对胰岛素不足时的糖代谢紊乱起着更重要的作用.抑制胰升糖素信号途径有望成为糖尿病新的治疗途径.......
作者:刘建民 刊期: 2013- 06
-
表现为中枢性尿崩症和颈椎病变的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的临诊应对
报道1例以多饮、多尿为主诉的19岁男性中枢性尿崩症患者,同时合并颈椎病变,经实验室和病理学检查明确诊断为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因此,对于中枢性尿崩症合并骨骼等多个系统损害的患者,要警惕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的可能性.......
作者:侯文芳;田勍;肖文华;洪天配 刊期: 2013- 06
-
131Ⅰ治疗格雷夫斯甲亢指南(2013版)
前言格雷夫斯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简称甲亢)为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发病率在我国呈上升趋势,而其诊治规范与否直接关系到临床疗效.目前临床治疗格雷夫斯甲亢的方法主要有3种:内科药物治疗、核医学131I治疗和外科手术治疗,其中131Ⅰ治疗因具有快速简便、质优价廉、不良反应少、治疗效果好等优点,已被美国等国家广为接受,成为大多数成年格雷夫斯甲亢患者的首选或重点选择的治疗手段.......
作者:中华医学会核医学分会 刊期: 2013- 06
-
Betatrophin——打开糖尿病治疗的另一扇大门?
糖尿病已经成为人类健康的主要威胁,无数的科学家、医学家致力于糖尿病发病机制及治疗方法的研究,糖尿病治疗新药层出不穷,但是无论是改善胰岛素的敏感性还是促进胰岛素的分泌,抑或保护残存的β细胞等手段,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和一定时期内达到血糖的控制,但都不能触及糖尿病发病的主要机制——胰岛β细胞数量相对不足,因此患者期望的终极目标——治愈糖尿病,似乎只能是可望不可及的.......
作者:陈刚;黄延玲 刊期: 2013- 06
-
多发性内分泌腺瘤病六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多发性内分泌腺瘤病(MEN)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提高对其认识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1月至2012年9月在福建省立医院就诊的6例MEN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6例患者中MENI型3例,MEN2A型2例,MEN2B型1例.临床表现上因涉及的腺体不同而异.治疗上目前手术仍为主要手段.结论对于MEN,提倡早诊断、早治疗.MEN也经常需要多学科的综合会诊.......
作者:郑燕慧;陈年慧;张小凯;林纬;黄惠彬;梁继兴;李连涛;陈清石;温俊平 刊期: 2013- 06
动态资讯
- 1 舒尼替尼治疗恶性胰岛细胞瘤疗效初探
- 2 阿仑膦酸钠疗效与维生素D血清水平的相关性
- 3 解偶联蛋白2基因多态性与糖尿病肾病的相关性研究
- 4 新星奖获奖者报告2:中国人群骨钙素与胰岛β细胞功能的关系研究
- 5 甲状腺结节与尿酸水平的相关性及性别差异研究
- 6 儿童与成年人甲状腺结节患病率对比研究
- 7 奥利司他在中国超重或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疗效分析
- 8 FTO、IRX3/5,孰是孰非?
- 9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将于2010年起改为月刊
- 10 Hcdc14A在体外糖尿病环境下人脑血管内皮细胞损伤中的作用
- 11 影响甲亢患者药物治疗预后的因素分析
- 12 婴幼儿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诊断治疗和随访——附107例临床分析
- 13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和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激发试验在鉴别低促性腺激素性性腺功能减退和体质性生长和青春发育延迟的作用
- 14 脂肪炎症因子在2型糖尿病发病中的重要性
- 15 老年糖尿病患者的管理及药物治疗
- 16 预测男性胰岛素抵抗的佳临床指标探讨
- 17 GnRHa治疗对中枢性性早熟女孩线性生长和成年身高的影响
- 18 2型糖尿病患者夜间低血糖预警及干预
- 19 肿瘤坏死因子α诱导位点特异性 DNA去甲基化促进基质金属蛋白酶9的表达
- 20 原发性甲减患者左旋甲状腺素治疗后血脂、心肌酶谱及体成分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