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1985年创刊,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是反映我国当代及与国外合作的,在内分泌代谢病学领域内临床与科研最新成果的高级学术刊物。在强调刊文的先进性、科学性与新颖性的同时,也十分重视临床的实用性和论文的可读性。本刊设指南与共识、述评、专论、论坛、临床研究、基础研究、综述、讲座、临诊应对、当年学术进展与动态、临床经验交流、新药研究、学术争鸣及国外期刊论文评论等栏目。本刊的读者对象主要为各级从事临床和基础内分泌代谢病学工作的医、教、研人员及研究生,以及内、外、儿、妇科以及神经、泌尿、老年、营养等相关科室的人员。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0-6699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1-1282/R

邮发代号: 4-413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5

出版地区 上海

出版地区 上海

订购价格 484.00

杂志荣誉 92年12月获中华医学会华瑞杯优秀期刊三等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0-6699
  • 国内刊号:31-1282/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92年12月获中华医学会华瑞杯优秀期刊三等奖期刊收录:CA 化学文摘(美), 维普收录(中),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万方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上海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07年第2期文章
  • 小鼠脂联素重组腺相关病毒载体转染对H4IIE细胞葡萄糖生成的影响

    成功构建小鼠脂联素重组腺相关病毒载体(rAAV-Ad).rAAV-Ad转染增强低浓度胰岛素对H4IIE细胞葡萄糖生成的抑制,提示对肝细胞葡萄糖生成的抑制是脂联素降低血糖的主要机制之一.......

    作者:张淼;李芳萍;陈黎红;傅静奕;傅祖植;严励;黎锋;杨川;李焱 刊期: 2007- 02

  • 链脲佐菌素所致糖尿病大鼠骨髓中存在胰岛样细胞

    本研究证实糖尿病大鼠骨髓中存在表达胰岛素、C肽、胰高血糖素、生长抑素和胰淀粉样多肽的细胞簇,并检测到胰岛发育和功能相关基因的表达,这些胰岛样细胞可能是骨髓中的成体干细胞转分化而来.......

    作者:武晓泓;朱剑;蒋晶晶;刘翠萍;茅晓东;徐宽枫;徐瑜;刘超 刊期: 2007- 02

  • 还原型谷胱甘肽降低糖尿病大鼠心肌NF-κB和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表达

    以链脲佐菌素制备糖尿病大鼠模型,造模后以还原型谷胱甘肽(GSH)治疗12周,结果显示GSH治疗组较糖尿病组心肌组织病理学损害改善,NF-κB活性降低,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表达下降.......

    作者:卢斌;王扬天;狄红杰;赵明 刊期: 2007- 02

  • TNF-α对3T3-L1脂肪细胞PPAR-γ2 mRNA表达及脂联素分泌的影响

    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分别处理未分化、已分化的3T3-L1细胞,检测培养细胞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2(PPAR-γ2)mRNA的表达和脂联素的分泌.结果表明TNF-α可明显抑制3T3-L1脂肪细胞的PPAR-γ2mRNA表达和脂联素的分泌(P<0.05或P<0.01),提示TNF-α可能通过PPAR-γ影响脂联素的分泌.......

    作者:邓大同;王佑民;刘玲;胡国平;杨明功;佘其美;王长江 刊期: 2007- 02

  • 胰岛素自身免疫综合征一例

    患者女性,54岁,因反复夜间及清晨出冷汗伴乏力2个多月,晕厥3次,于2005年9月19日入院.患者于2005年7月初以来,常于夜间及清晨时分出现周身冷汗淋漓,无明显饥饿感,无头晕、头痛,无抽搐,偶有心悸、胸闷,数分钟至半小时后出汗能自行停止,日间感乏力明显.......

    作者:周吉;苏颋为;刘建民;宁光 刊期: 2007- 02

  • 胰岛β细胞的胰岛素抵抗

    近年发现胰岛β细胞同样具有胰岛素的信号转导途径,同时也存在胰岛素抵抗.β细胞自身的胰岛素抵抗会导致葡萄糖刺激的一相胰岛素分泌异常,抑制β细胞增殖,促进β细胞凋亡.肥胖可以促进胰岛β细胞胰岛素抵抗的发生发展.胰岛β细胞自身胰岛素抵抗可能是2型糖尿病发病的中心环节.......

    作者:张丽娟;邹大进 刊期: 2007- 02

  • 关注新诊断2型糖尿病治疗中第一时相胰岛素分泌的重建

    在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第一时相胰岛素分泌消失但仍可恢复,重建第一时相胰岛素分泌应该成为继血糖达标和预防糖尿病并发症之外的另一重要目标.......

    作者:李光伟 刊期: 2007- 02

  • 糖尿病微血管病相关蛋白的研究进展

    糖尿病微血管病是多因素协同作用导致的糖尿病常见慢性并发症,单纯纠正高血糖不能完全预防糖尿病微血管病变发生和阻止其发展进程,针对病理机制进行干预和治疗是必要的.本文对已发现与糖尿病微血管病发生和发展相关的多种蛋白进行综述,为筛选糖尿病微血管病的早期诊断和病因治疗靶向因子提供基础.......

    作者:汤玮;刘志民 刊期: 2007- 02

  • IDF中国区高峰论坛会议报道

    国际糖尿病联盟(IDF)是国际著名的糖尿病学术组织,其近一次大会(第19届世界糖尿病大会)于2006年12月3日至7日在南非开普敦顺利召开.......

    作者:晓唐 刊期: 2007- 02

  • 评估胰岛素分泌及胰岛素敏感性选择降糖药物的临床多中心研究

    目的评价糖尿病病理生理变化对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的指导意义.方法按照精氨酸刺激试验的结果,将322例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一相胰岛素分泌正常组和低下组,将前者随机分配至瑞格列奈、罗格列酮及二甲双胍治疗组,后者随机分配至瑞格列奈、罗格列酮及格列吡嗪治疗组.结果(1)各药物治疗组,用药后3个月、6个月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及HbA1C均较基线明显降低(均P<0.01).治疗后6个月HbA1C......

    作者:包玉倩;贾伟平;高鑫;刘伟;邢惠莉;刘志民;盛正妍;胡仁明;宁光;邹大进;冯波;陆俊茜;周健;项坤三 刊期: 2007- 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