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1985年创刊,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是反映我国当代及与国外合作的,在内分泌代谢病学领域内临床与科研最新成果的高级学术刊物。在强调刊文的先进性、科学性与新颖性的同时,也十分重视临床的实用性和论文的可读性。本刊设指南与共识、述评、专论、论坛、临床研究、基础研究、综述、讲座、临诊应对、当年学术进展与动态、临床经验交流、新药研究、学术争鸣及国外期刊论文评论等栏目。本刊的读者对象主要为各级从事临床和基础内分泌代谢病学工作的医、教、研人员及研究生,以及内、外、儿、妇科以及神经、泌尿、老年、营养等相关科室的人员。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首页>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0-6699
- 国内刊号:31-1282/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92年12月获中华医学会华瑞杯优秀期刊三等奖期刊收录:CA 化学文摘(美), 维普收录(中),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万方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上海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世纪之交的内分泌学浅述(下)
陈家伦
关键词:内分泌学, 人生长激素, 药物治疗, 胰腺, 提取, 胰岛素分泌, 内分泌疾病, 甲状腺激素, 糖尿病, 磺酰脲类, 垂体, 甲状腺肿大, 疾病治疗, 分泌组织, 多肽激素, 硫脲类化合物, 类固醇激素, 降血糖作用, 海绵状脑病, 感染性疾病
摘要:三、内分泌疾病治疗学 (一)治疗内分泌疾病药物的研究与开发 早期药物的研究与开发是以动物实验及临床观察的结果作为基础的。1890年Minkowski切除狗的胰腺引起糖尿病,证明胰腺产生一种抗糖尿病的物质。以后多个实验室历经30年致力于从胰腺中提取这一被称为胰岛素的物质未获成功。主要原因之一为提取过程中胰腺外分泌组织所产生的蛋白酶破坏了胰岛素。1920年10月底Banting在阅读一篇胰腺结石症与糖尿病的文章后萌发了一个令他彻夜难眠的提取胰岛素的崭新思路:将胰腺管加以结扎,使胰腺外分泌组织选择性地发生废用性萎缩,然后再提取胰岛素。经过研究组艰辛的努力,终于在1922年初获得成功,为医学史上辉煌的业绩之一。40年代,生产硫脲类化合物的工人中甲状腺肿的发生率高,引起了医学家的关注。Astwood等进行了深入研究后证实此现象的原因是硫脲类能干扰甲状腺激素的合成,于是垂体增加TSH的分泌,促使甲状腺肿大。甲状腺激素代偿性分泌增加。并使这一发展揭开了使用阻碍甲状腺激素合成的药物:硫氧嘧啶类治疗Graves病新的一页。 40年代初,在应用磺胺类药物治疗感染性疾病的探索中,Janbon试用一种磺酰脲类治疗伤寒症,发现病人频频出现低血糖症,于是此类药的降血糖作用受到重视,继而Loubatiere证实其于切除胰腺的狗不具降糖作用,提出磺酰脲类的效果为刺激胰岛素分泌,50年代第一代磺酰脲类问世,开创了口服药物治疗2型糖尿病的局面。 20世纪40~60年代生物化学迅速发展,分离、提纯了为数众多的类固醇激素、多肽激素,并陆续用于内分泌疾病治疗。多肽激素中的生长激素有物种特异性,动物的生长激素于人类侏儒症患者不能发挥生物效应,必须由人垂体中提取,因而其供应受到极大的限制。更有甚者,于80年代初,发现于60年代起接受由人垂体提取的生长激素治疗的病人中有人出现由朊病毒引起的Creutzfeldt-Jacob病,一种潜伏期长达十余年、致命的海绵状脑病。回顾早期由人垂体提取生长激素的化学方法并不能消灭朊病毒,由此引起恐慌,由人垂体提取的人生长激素被迫停止使用。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