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1985年创刊,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是反映我国当代及与国外合作的,在内分泌代谢病学领域内临床与科研最新成果的高级学术刊物。在强调刊文的先进性、科学性与新颖性的同时,也十分重视临床的实用性和论文的可读性。本刊设指南与共识、述评、专论、论坛、临床研究、基础研究、综述、讲座、临诊应对、当年学术进展与动态、临床经验交流、新药研究、学术争鸣及国外期刊论文评论等栏目。本刊的读者对象主要为各级从事临床和基础内分泌代谢病学工作的医、教、研人员及研究生,以及内、外、儿、妇科以及神经、泌尿、老年、营养等相关科室的人员。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首页>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0-6699
- 国内刊号:31-1282/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92年12月获中华医学会华瑞杯优秀期刊三等奖期刊收录:CA 化学文摘(美), 维普收录(中),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万方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上海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女童血清抑制素的浓度变化
蒋优君;梁黎;陈黎勤;邹朝春;朱红;傅君芬;洪芳;董关萍;李筠
关键词:青春期早熟, 抑制素类, 诊断, 女孩
摘要:目的了解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ICPP)女童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GnRHa)治疗前、后血清抑制素的变化,探讨血清抑制素在ICPP的诊断和GnRHa治疗疗效监测中的作用.方法 129例(6~9岁)性早熟女童根据第二性征的发育情况,结合骨龄、盆腔B超及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激发试验结果,将其分为ICPP和单纯乳房早发育(PT),并以6~9岁青春前期的健康女童作为对照组,采用ELISA法测定性早熟女童及青春前期女童的血清抑制素A和抑制素B水平,并对29例ICPP儿童进行GnRHa治疗,治疗6个月后再次复查血清抑制素A、抑制素B.结果 (1)ICPP组的血清抑制素B为52.73 ng/L,PT组为32.00 ng/L,对照组为8.95 ng/L,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血清抑制素A在ICPP组、PT组、对照组分别为5.67,5.03,7.55 ng/L,3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 ICPP组,TannerⅢ期的抑制素A 7.72 ng/L、抑制素B 79.60 ng/L明显高于TannerⅡ期(抑制素A:4.91 ng/L、抑制素B:32.82 ng/L),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且TannerⅡ期的抑制素B与LH峰值、骨龄存在着正相关,rs 分别为0.39,0.38,均P<0.05 ;TannerⅢ期的血清抑制素A与LH峰值、骨龄存在着正相关,rs分别为0.42,0.40,均P<0.05.(3)ICPP女童经GnRHa治疗6个月后,血清抑制素A由治疗前的7.72 ng/L下降到4.12 ng/L,抑制素B由92.63 ng/L下降到26.97 ng/L,经配对t 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ICPP女童血清抑制素随着下丘脑-垂体-性腺轴的变化而变化,血清抑制素尤其抑制素B可作为中枢性性早熟诊断的辅助指标,同时可作为GnRHa治疗ICPP疗效监测的指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