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1985年创刊,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是反映我国当代及与国外合作的,在内分泌代谢病学领域内临床与科研最新成果的高级学术刊物。在强调刊文的先进性、科学性与新颖性的同时,也十分重视临床的实用性和论文的可读性。本刊设指南与共识、述评、专论、论坛、临床研究、基础研究、综述、讲座、临诊应对、当年学术进展与动态、临床经验交流、新药研究、学术争鸣及国外期刊论文评论等栏目。本刊的读者对象主要为各级从事临床和基础内分泌代谢病学工作的医、教、研人员及研究生,以及内、外、儿、妇科以及神经、泌尿、老年、营养等相关科室的人员。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首页>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0-6699
- 国内刊号:31-1282/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92年12月获中华医学会华瑞杯优秀期刊三等奖期刊收录:CA 化学文摘(美), 维普收录(中),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万方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上海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唑来膦酸与替勃龙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骨密度、骨代谢指标及骨折影响的临床研究
宣淼;杨军;李颖;周筠;王博;宋利格;王永兰;张秀珍
关键词:唑来膦酸, 替勃龙, 骨密度, 骨折
摘要:目的 比较唑来膦酸与替勃龙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骨密度、骨代谢指标的变化及其对骨折发生的影响.方法 选择年龄55 ~ 60岁的PMOP共567例,全部患者均服用钙尔奇D600 mg/d,骨化三醇0.25 μg/d,随机分为唑来膦酸组(A),唑来膦酸5 mg/年,静脉注射(n=185);替勃龙组(B),替勃龙2.5 mg/d,口服(n=190);对照组(C),单纯服用钙尔奇D 600 mg/d,骨化三醇0.25 μg/d(n=192).各组均于用药前和用药后6、12、24个月分别用放免法测定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BALP)、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5b(tartrate-resistantacid phosphatase,TRACP-5b);定量夹心酶联免疫法测定骨钙素、Ⅰ型胶原C末端肽(collagentype Ⅰ C-end peptides,CTX),同时进行骨密度测定,胸、腰椎正侧位X线检查及脆性骨折发生情况评估等,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与C组相比,A组和B组腰椎24个月L2-4骨密度提高6.07%(P<0.001)和4.28%(P=0.003),股骨颈骨密度提高3.59%(P=0.023)和3.24% (P=0.042).A、B组间比较,A组高于B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组和B组BALP、骨钙素、TRACP-5b、CTX水平治疗后24个月较治疗前均下降(P<0.0l);A、B两组间比较BALP、骨钙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RACP-5b 、CTX有显著性差异(P<0.01).与C组相比A组新发椎体骨折率下降61.9% (P=0.033),髋部为0,总的骨折下降65.9%(P=0.004);B组总的新发骨折发生率下降48.4%(P=0.047).各组均未发现严重不良事件.结论 治疗PMOP唑来膦酸与替勃龙两者均疗效显著,具有升高骨密度及有效地降低骨折发生的作用,而唑来膦酸疗效与替勃龙相似,同时唑来膦酸提高了患者依从性和安全性;单纯服用钙剂和维生素D不能有效地治疗PMOP.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