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1985年创刊,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是反映我国当代及与国外合作的,在内分泌代谢病学领域内临床与科研最新成果的高级学术刊物。在强调刊文的先进性、科学性与新颖性的同时,也十分重视临床的实用性和论文的可读性。本刊设指南与共识、述评、专论、论坛、临床研究、基础研究、综述、讲座、临诊应对、当年学术进展与动态、临床经验交流、新药研究、学术争鸣及国外期刊论文评论等栏目。本刊的读者对象主要为各级从事临床和基础内分泌代谢病学工作的医、教、研人员及研究生,以及内、外、儿、妇科以及神经、泌尿、老年、营养等相关科室的人员。


首页>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0-6699
  • 国内刊号:31-1282/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92年12月获中华医学会华瑞杯优秀期刊三等奖期刊收录:CA 化学文摘(美), 维普收录(中),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万方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上海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14年第12期

单用二甲双胍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分别联用利拉鲁肽与甘精胰岛素26周的疗效及安全性比较

郭雯;李芳;陈频;林忆阳;徐向进

关键词:糖尿病, 2型, 利拉鲁肽, 胰升糖素样肽1, 甘精胰岛素
摘要:目的 观察比较单用二甲双胍血糖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分别联用人胰升糖素样肽1类似物利拉鲁肽与甘精胰岛素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纳入90例单用二甲双胍(≥1500 mg/d,疗程≥3个月)后血糖控制不理想(HbA1C7.5% ~ 10.0%)的2型糖尿病患者(年龄18 ~79岁).受试者保持初始的二甲双胍口服降糖方案不变,按1∶1的比例随机分配到联用利拉鲁肽组或甘精胰岛素组治疗,利拉鲁肽起始0.6 mg每日1次皮下注射,1周后加至1.2 mg;甘精胰岛素起始剂量为0.1~0.2 U/kg,每周电话随访2次,根据每次随访前连续3d早餐前末梢血糖浓度采用固定胰岛素滴定法则调整剂量.分别于基线及治疗后第4、12、20、26周检测HbA1C、血糖谱、体重、血压和血脂谱等指标.终86例完成试验.结果 26周后,利拉鲁肽组HbA1C的均值及HbA1C <7%的达标率与甘精胰岛素组相当[分别为(7.06±0.87)%对(7.25±1.20)%,47.73%对45.23%,P>0.05],但利拉鲁肽组复合终点(HbA1C <7%且无低血糖发生及无体重增加)达标率更高(P<0.05).甘精胰岛素组空腹血糖均值低于利拉鲁肽组,利拉鲁肽组餐后2h血糖均值低于甘精胰岛素组(P<0.05或P<0.01).利拉鲁肽组体重、腰围、体重指数分别较基线下降(3.21±1.18)kg、(3.82± 1.21)cm、(1.95±0.61) kg/m2(P<0.01或P<0.05),甘精胰岛素组分别较基线增加(2.86±0.43) kg、(1.52±0.56) cm、(0.61 ±0.25) kg/m2(均P<0.05).利拉鲁肽组收缩压、甘油三酯均较基线显著降低(P<0.01或P<0.05);2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利拉鲁肽组较甘精胰岛素组轻度低血糖发生率低(4.55%对21.43%,P<0.05).结论 利拉鲁肽在单用二甲双胍控制不佳的患者中与甘精胰岛素的降糖疗效相当,且具有减轻体重、降低收缩压、改善血脂等降糖外优势,安全性及耐受性良好,对二甲双胍血糖控制不佳后的2型糖尿病患者不失为一种良好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