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1985年创刊,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是反映我国当代及与国外合作的,在内分泌代谢病学领域内临床与科研最新成果的高级学术刊物。在强调刊文的先进性、科学性与新颖性的同时,也十分重视临床的实用性和论文的可读性。本刊设指南与共识、述评、专论、论坛、临床研究、基础研究、综述、讲座、临诊应对、当年学术进展与动态、临床经验交流、新药研究、学术争鸣及国外期刊论文评论等栏目。本刊的读者对象主要为各级从事临床和基础内分泌代谢病学工作的医、教、研人员及研究生,以及内、外、儿、妇科以及神经、泌尿、老年、营养等相关科室的人员。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0-6699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1-1282/R

邮发代号: 4-413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5

出版地区 上海

出版地区 上海

订购价格 484.00

杂志荣誉 92年12月获中华医学会华瑞杯优秀期刊三等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0-6699
  • 国内刊号:31-1282/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92年12月获中华医学会华瑞杯优秀期刊三等奖期刊收录:CA 化学文摘(美), 维普收录(中),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万方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上海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15年第9期文章
  • 中国胰岛素分泌研究组(CGIS)十二年回顾

    中国胰岛素分泌研究组(CGIS)成立于2003年4月21日,是在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和内分泌学分会的特别支持下,由中国高层医学专家们自发组织的胰岛素分泌领域的专业学术论坛。以“锐意进取、鼓励创新、团结协作、共创完美,促进中国胰岛素分泌领域的研究进步”为宗旨。其目标是使CGIS发展为专注于胰岛素分泌研究的兴趣小组。从2003年至今,CGIS已经举办了十三届。中国胰岛素分泌研究组自成立以来,国内内分......

    作者:贾伟平 刊期: 2015- 09

  • 专家专题报告6:ADA关于2型糖尿病β细胞衰竭专家共识

    美国糖尿病学会(ADA)于2014年6月发布了《2型糖尿病β细胞衰竭专家共识》,该共识的主要内容包括基因与表观遗传学、β细胞衰竭机制、β细胞衰竭自然病程以及β细胞功能保护策略四个部分。......

    作者:杨涛 刊期: 2015- 09

  • 新星奖获奖者报告:间充质干细胞对胰岛β细胞功能的影响

    目前糖尿病的治疗方法均没有针对糖尿病发病的关键环节,只能解除或缓解症状,延缓疾病进展,不能从根本上治愈疾病,而且基本没有促进β细胞功能保护的作用。干细胞的研究发展,为糖尿病治疗提供了新的希望。间充质干细胞被广泛应用于糖尿病的基础与临床研究中,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因其独特的优势得到了广泛认可。干细胞治疗是否能够改善血糖呢?......

    作者:臧丽 刊期: 2015- 09

  •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第七届编辑委员会

    ......

    作者: 刊期: 2015- 09

  • 中国胰岛素分泌研究组第十三次会议纪要

    中国胰岛素分泌研究组第十三次会议于2015年4月24~25日在山东青岛举行,会议由中国胰岛素分泌研究组(CGIS)主办,施维雅(天津)制药有限公司支持。来自全国各地的130多名内分泌及糖尿病专家共聚一堂,共同探讨有关β细胞功能和胰岛素分泌的新进展及其临床体会。......

    作者:陈璐璐;陈丽;胡仁明;王琛 刊期: 2015- 09

  • 专家专题报告7:GLP-1对棕榈酸诱导 INS-1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

    大量的研究显示,胰升糖素样肽1(GLP-1)受体激动剂对β细胞具有多重积极作用,不仅能刺激胰岛素的分泌,还能抑制β细胞凋亡。我们进行了一项研究,旨在探讨GLP-1受体激动剂对棕榈酸诱导的INS-1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

    作者:李强 刊期: 2015- 09

  • 专家专题报告9:正常糖耐量人群中糖尿病危险人群

    糖尿病的发生发展非常隐匿,每年有5%~10%的糖尿病前期人群进展成为糖尿病患者,而出现糖代谢紊乱后逆转为正常血糖的人很少。目前糖尿病主要以血糖作为其诊断标准,而出现血糖异常时胰岛β细胞量实际已大量减少。因而我们迫切需要在出现血糖紊乱前,寻找潜在发展为糖尿病的危险人群,在其β细胞数量开始减少和功能障碍开始之际进行干预,从而挽救胰岛β细胞,阻断糖尿病的发生和发展。......

    作者:王琛 刊期: 2015- 09

  •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第七届编辑委员会

    ......

    作者: 刊期: 2015- 09

  • 专家专题报告4:巨噬细胞极化与胰岛功能及2型糖尿病

    糖尿病与心血管疾病的关系一直以来都是大家关注的重点,也已经得到大型研究的证实,心血管疾病是2型糖尿病的主要并发症,也是导致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事实上,在糖尿病前期大血管病变进程已经启动,巨噬细胞参与动脉粥样硬化发展过程。从这个意义上说,巨噬细胞极化(polarizetion)是人类的重要杀手,表现为M1(促炎)/M2(抑炎)平衡失调。巨噬细胞极化不仅影响血管,还影响脂肪组织和胰岛。在人胰腺胰岛中,......

    作者:胡仁明 刊期: 2015- 09

  • 专家专题报告3:超越胰岛素分泌的β细胞功能评估

    胰岛素是体内唯一能降低血糖的激素,繁忙的β细胞需要根据人体的不同状态调整胰岛素的分泌,使血糖能控制在一个很窄的正常范围内。因此,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准确评估β细胞的功能至关重要,空腹胰岛素水平、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HOMA-β)、急性胰岛素反应(AIR)和静脉葡萄糖耐量试验(IVGTT)等评估β细胞的分泌功能的能力各有局限,β细胞的葡萄糖敏感性是比胰岛素分泌更重要的β细胞功能指数。......

    作者:李光伟 刊期: 2015- 09